煤山与时俱进,推出了一系列宣传短片,这次想在公众号发一个视频。我们知道,公众号视频一般控制在三分钟以内,对于城镇展示,一般受众都喜欢唯美清新或有故事的短片。所以政府就剪了一条没有解说词的形象片。
但问题是,没有解说词并不一定唯美走心。
结果领导看了又看,总觉得缺什么东西,好像什么都没表达出来。换句话说,整个视频少了灵魂。
如果影视语言运用不好,视频很可能变成物质的盛宴,而不是精神的修炼。
这个时候,就需要借助文字的力量了。
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场久违的约定,
放下目的,感受真意。
在千年的自然山林中,聆听生活的原律;
在千年的手エ技艺中,找回生活的原色。
可以在大地与苍穹间优雅地生长,不疾不徐;
可以在亿万年前一枚金钉子的古老记忆里,被时光融化。
横跨三省,让最美的时代和最美的年华彼此遇见。
是生态引擎,奏响了一座工业强镇的和谐乐章,也揭开了它独有的关于文明的密语。
エ业与生态的对话,无言却胜似千言。
快经济与慢生活,和谐相处又自成一格。
如果说,距离创造想象,
那么,没有距离,培养的便是天性,是乡愁。
这种乡愁来自成长的心灵之初,来自朴素而又变化的小镇风情,来自“江南小延安”那绵延千里的红色足迹。
远方不远,就在心里;小城不远,就在脚下。
阅读山水,倾听故事。心安即归处
趁诗酒年华,何不赴一场美丽之约?
分析
原视频的主题是生态煤山,过于官方。把主题改成了具有文艺调性的美丽之约”。以约定的名义来谈生态,其实并没有脱离生态。
原视频的结构是一成不变的,笔者只能在文字上进行梳理,变成“一个观点十两三个故事十观点升华”的结构,思路更清晰一些。
然后,衔接过渡部分采用拟人十文艺笔调,让整体变得格外生动